居住在湖南的义氏家族,就目前所知,源于北宋多是从山东、山西、江西、浙江等地任官、当兵或逃难而来的人与当地人联姻的后裔。也有从广西、广东、四川等地流落而来,义姓人最多,源出两支,一支是宋时从山东济南府平原县来任营道令,其族谱记“始祖恒公从山东济南府平原县于开宝二年岁次己巳(宋,969年)为舂陵营道令,家居道州城西濂滨。至彦城公,生子二,长太祥,次太初,俱宗法濂溪(周敦颐)……太初淳熙戊戌(南宋,1178年)进士,历任高琼二州…其后至万钟公徙居江华塘仔湾,未久转徙永明株木山,卜宅于此,名号葛覃。 ”另一支据说隐名改姓而来。由此,恒公为营道令时,其生长子义太祥,次子义太初,俱宗法濂溪(周敦颐)……太初淳熙戊戌(南宋,1178年)进士,历任高琼二州…其后至万钟公徙居江华塘仔湾,未久转徙永明株木山,卜宅于此,名号葛覃。 ”另一支据说隐名改姓而来。现在居住在道州江永之义姓族人应当为长子太祥之后裔。而江华一支应为太初之后裔。